装修中最重要的投入之一,窗户,在2020年冬天很多小伙伴彻底深刻地相信了。
初冬采访了一位客户,换了新窗觉得不太好,直接撬掉再换,3万多打水漂,当时随行的拍摄小伙伴还说客户要求好高。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紧接着大寒潮来临,我就收到了这样的消息: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没办法,只能建议他先买密封条急救,后来又加了保温膜。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窗户,作为刚需硬装,本地服务多、没法无脑选品牌;中间环节多、配件多,大件小件都有很多坑,还贵,真挺难弄的。
今天小嘉特意邀请到住范儿的大师跟大家聊聊家里的窗户,也被我们建材中最难啃的骨头之一。
难啃的致命原因有二:
成本太高
讲真,很多人其实没体验过或者意识不到好窗户对隔音、保温的巨大效果,重视程度不够,宁可凑合用用、天天忍受噪音和漏风,也不想去换个窗户,“心理成本”比实际成本还高。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然而,真正的宜居、舒适,就是从这些硬件构成的“空气”来的,窗户是重中之重!
就像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三恒五恒、被动式住宅楼,其实都要高品质、性能稳定的系统窗做基础。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大采光还没空调,好看的根本原因其实是“被动式”
基础的宜居条件带来的愉悦和舒展,比一件大师家具、一台高级电器多太多了。
筛选太难
没有能闭眼盲买的可靠品牌,听了别人推荐又发现自己所在地没的卖,所谓的大品牌很多都不具备真正规范生产能力,代工产品质量参差。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国内的断桥铝窗市场确实混乱,我们一直在找产品力够强、性价比够高的品牌。
于是我们走访了多家国内有实力的门窗品牌企业,最终筛选出了当得起“硬核国货”的一个品牌门窗,对这两个核心问题,解决得很有力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住范儿眼里的嘉寓门窗是什么样的?
真正的好窗户
其实是一扇扇“墙”
在说嘉寓之前,我想跟大家分享下最近的一个理解:
真正的好窗,是一扇扇能采光、能按需通风的墙。
全网选购窗户,都是说大厂原生铝材、大牌五金、PA66密封条、双层钢化玻璃……
其实,超过800/m²的单价,基本就能涵盖这些成本,去到市场上还是看不出差别。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不针对这位博主,我吐槽以前的我自己
所以我真觉得说这些都没用,要看效果。
真正的好窗户,效果得像墙体一样,防风、隔音、保暖好,使用5年、10年以上还能有稳定的性能保证,在这些的基础上增加采光和通风功能。
举个例子,断桥铝的基础——铝型材,小作坊也是凤铝、华建、和平之类的一线大厂,区别在哪?
小作坊用的都是采购的铝型材成品,买回来自己切割拼装。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嘉寓这样的大厂则是自己研发型材结构设计并测试、画图纸,给到一线铝材厂定制模具和型材。
然后拿来跟已经测试好的密封条、五金件搭配制作,再投入市场,确保了门窗的稳定性。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嘉寓门窗的铝型材仓库
这就像成品西装和定制西装,后脖子能掉进硬币的一定不是量身定制,但毕竟只是颜值和逼格的问题,门窗却关乎生活便利甚至安全。
如果某个圆角和隔热条不够严丝合缝,有个2mm小缝隙,开合10次、100次之后可能就变成5mm,开始漏风、漏噪音;
三五年过后,缝隙大到影响受力,玻璃爆炸、窗框变形就来了。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而嘉寓这种大企业,非常注重产品的研发,对表面看不见的微小配件也都很严格,产品经过实验室十万次开合测试才会批量生产。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真正的好门窗,讲究的是一个配合,配合出无限接近墙体的性能。
看个细节感受下什么叫墙壁级别的铝合金门:
因为密封性太好、里面气压太大,导致开门费力,必须加上通气孔,才能回到正常的顺滑开合。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嘉寓在实现“好窗户”上优势非常突出,一个是技术,一个是采供优势,也就是成本低而稳定、能给出更好的价格。
最难的是,终端消费者需求太多样化
说到技术,其实民用断桥铝门窗的生产,对嘉寓来说几乎毫无压力。
他家就是靠这个起家的,做了30多年,做到门窗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而且早在2004年就出海销售了,世界范围内做了很多高端住宅的工程,比如墨尔本地标豪宅35 Spring Street。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额外提一句,他家的另一手主打是幕墙,迪拜公主塔,吉尼斯记录第一高住宅楼,幕墙也是他家做的。
在中亚那种高温、风沙环境里,对幕墙的抗风压、抗侵蚀都是极端挑战。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像这种“豪宅必备”挑高大玻璃门,门框做到2.8m以上技术难度就很高,嘉寓目前可以做到3.3m高,在国内是碾压式的。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嘉寓客户案例实拍
总之,做民用门窗,妥妥降维打击。
但他们在转向零售终端的时候还是遇到了问题,这其实就是铝合金门窗市场参差不齐的一个重要原因:
每家每户都有不一样的需求,精准服务并不简单。
我住北方,最在意的是不漏风,冬天供暖少流失一点;
在东南沿海的,每年面对台风暴雨,水密性和抗风压就更重要;
有人住在气候适宜的地区,但买了临街的房子,隔噪音成了重中之重……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嘉寓客户案例实拍
嘉寓也特别重视这个问题:零售客户的要求其实更高、也更琐碎,不只是产品,还有服务。
为此他们花了五年时间,针对国内的终端消费者,配置出适合大部分家庭需求的系列产品;
同时非常强调服务,布局线下、建立新的服务标准,售前售后都要打造行业标杆。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嘉寓线下店
现在的零售产品和落地服务都很成熟,敢给足够的质保期承诺,不会像小作坊一样随时跑路找不到人。
技术过硬、产品优质,最后的临门一脚,是不压品质的同时,压价格。
压成本不靠偷工减料
好质量的产品从来都不难找,德国进口的系统门窗在北方也很行得通,难的是物美价廉。
嘉寓几十年的积累,加上工程端的巨大需求,体量非常大,光是门窗的年销售额就有40亿,采购额就有30亿。
这背后的含义是,他家去上游采购优质原材料,量大价低,而且稳定。
小作坊和区域性小企业想都不敢想的那种。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而且,嘉寓在国内有20多个生产基地,能买到的所有产品都是自有工厂集中生产的,不会有贴牌代工出现的品控不一致问题。
这样还能降低门窗的运输成本,进口门窗(包括几乎所有进口建材)成本中很大一部分就是运费。
这些方面的结果就是,国内消费者可以用中等价格买到中高端产品,用国内一线价格买到接近进口的前端产品。
技术过硬、品质稳定、价格适中,这三点几乎是优质门窗产品的标杆优势项,嘉寓的产品做到了。
零售产品系列简介
这一趴大概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嘉寓目前的零售产品,可以看看自己家适合哪个系列,毕竟门窗品牌的产品说明都挺费解的,手动微笑
嘉寓的零售门窗有4个系列:D系列、S系列、T系列、智能门窗。
D系列:超高性价比用
D系列是最普世的一个系列,它在强度、隔音、保暖、抗风压、颜值方面很均衡,没那么突出但是都不拉垮。
关键是价格好,跟市面上同配置的产品比能便宜不少。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D70系列
只要不是住在极端条件地区、对外观没有特别挑剔的家庭都适用。
S系列:颜值担当
在展厅逛的时候,这个系列是我们一行人公认的好看,窄边框、没有扣条、拼缝“隐形”、框扇平齐,能藏的都藏起来了。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S75系列
大家都知道长虹玻璃门,边框越窄越好看,但4cm宽和2cm宽的边框价格能差一倍,道理一样,想承担同样的玻璃,边框每窄一点,都是对材料和工艺的挑战。
家里走现代极简风格的话,S系列特别适合。
T系列:前端性能
这个系列侧重的是精工,部件都是进口的高端货,最终呈现上就是隔音特别好、保温大幅提升、抗风压防结露效果也很极致。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T80系列
适合“家居极客”,住高楼层/噪音大的地方,或者特别冷的地区。
智能系列:安全性突出
在看智能门窗的时候,监测室内空气质量、APP控制语音控制、智能调节新风遮阳……都挺新鲜但也没那么动人,最触动的是安全上的细节。

(图片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
T120智能窗
比如防撬锁、门窗打开时室外下雨通过雨感会自动关窗等,以及断电情况下仍可通过备用电池控制开合的机会,以免在遇到火灾之类情况的时候打不开窗。
特别适合和老人、孩子一起生活,对安全性比较重视的智能家居用户。
当然,每家每户都有独特的需求和担心,欢迎到评论区讨论对换窗户的态度,以及安利/吐槽你家的门窗。
也欢迎告诉我们,你们还想了解什么品类!
(文章来源:嘉寓门窗供稿,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