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不愿再为装修房子而烦恼,开始追求买来就能入住的全装修房。而在全球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精装修房早已成为了一个趋势。近年来在中国,政府也开始提倡开发商建造全装修房,万科、金地等品牌开发商近年来都致力于全装修房的开发,以期带动整个房地产市场迈入“精装时代”。
从建设部2002年出台《商品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的指导意见》,到各地关于“住宅装修一次到位”相关意见的出台,精装修在楼市中的正式推广的5年后,精装修已成为房地产商的必修功课。精装修作为住宅产品的一项标准全面普及,这一无法逆转的趋势,对家装市场无异于一声“响雷”。这块不大不小的“石头”,迅速在家居业掀起层层波浪。中国装修产业的产业终局究竟是怎样的?家装公司转型做精装修是否是未来生存的必然选择?家装企业投身精装修市场将面临哪些现实考验?2008年7月18日上午10:00,陈国宏董事长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记者】:有人认为,家装市场在现有的模式下肯定会生存困难或者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这就要求家装市场一定要走精装修之路,能否请您谈谈您的看法?
【陈国宏】:我认为,家庭装潢多元化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现实状况。装修其实是人的一种内心境界的外在表现,它是一种思想理念和价值观的一种物化行为,所以这种内心的东西和那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你把他完全给固化为一种精装修的模式,我觉得其实不是很妥当的,尽管你还可以进行一些软装饰的配套,但还是会有很多的缺陷,比如说卫生间做好了,厨房做好了,你不太可能再重新去做,不然就会造成两次破坏、浪费财富。精装修在国外其实也只是适合一部分人的需求,但总的来讲,精装修在国外其实是一般普通工薪阶层推广的一种方式,它主要是解决一些比如像中国的这种廉租房,就是搬进去就能住,真正的那些高档公寓房或者说是老板买的自有房屋,也完全是自己装修的,所以精装修不可能完全替代个性化的装修,它可能只是整个多元中的一个元。同时我觉得精装修过于受追捧的原因在于,我们往往只是在某一个点上把它放大了,比如说精装修主要是针对装修比较麻烦而不得已选择精装修,我个人觉得装修不完全是为了省力省心,装修其实可以带来很多的东西,它是一种内心思想境界思考东西的一种外在表现,他希望把自己内心喜欢的东西或者是想象的东西,以及他从小或者是他曾经希望自己的卧室或者自己的书房希望是什么样的,然后通过工人的配合把它做出来。所以体力只是一部分,甚至过程不是主要的一部分,但是它的本质和灵魂是要获取他内心真正需要的东西。如果仅仅只是在装修花费的时间和体力上做文章,反而掩盖了装修的本质和装修人真正的需求。
【记者】:您认为家装公司转型做精装修是否是未来生存的必然选择?
【陈国宏】:我不完全这么认为,未来的精装修一定会有,一定会有一部分的市场。精装修其实主要是针对毛坯房的,之所以会有一部分的市场,是因为现在的毛坯房确实太不像样,就是现在的毛坯房还不能成为成品房,其实老百姓还住不进去,尽管房子交给你了,很多设施,比如说卫生间、厨房,都是空的,客户进去怎么住呢?包括很多电,包括很多功能,比如说卫星,比如说现在很多网络,都还没有配套,怎么可以住呢?所以我觉得精装修房源就是未来的一种新时代的毛坯房,其实意义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把原有的不完善的、不适合时代需求的毛坯房的功能给完善一下,如果你对装修真正有要求的客人,他可能还会有二次装修。事实上我们觉得现在很多买了全装修房的人进行二次装修的还是很多的,有些人可能内心有这种想法,即使没有做,只是为了怕麻烦,但他并不是真正喜欢这种房子。同时我们也发现,现在的精装修房,实际上并不是说完全符合客户的需求,我们已经发现,客户买这个房子往往是买这个地段,有的时候并不是买里面的装修,精装修其实也是强制的搭卖,他因为喜欢这个地段,你不精装修他也去买,精装修他也去买,所以在这块上我个人觉得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喜欢精装修,这是从老百姓角度上来讲。另外,我觉得,未来的精装修为什么不能把它妖魔化过度追捧,不能把它做得过度完善,实际上随着整个房产市场完善以后,今后的这种精装修也是会遇到问题的,比如说你装得越多,你售房的时间越长,那么经受的考验就越多,比如说你的款式被淘汰了,或者说时间久了以后你的装修出问题了,因为装修时间一久以后,特别是房子没人住的情况下,木制品特别容易开裂、变形,墙面也容易出现问题,所以这对以后的售房也都会有影响。因此我觉得今后的精装修应该是提高它的基本配置,不应该把它做得很完善,做得越完善留下的后遗症越多。
【记者】:如果家装企业投身精装修市场将面临着哪些现实的考验?
【陈国宏】:我个人认为家装公司做精装修其实是有很大优势的,这种优势是工程公司所不能替代的,最最主要的就是因为家装公司对客户的需求了解得比较多,实践的也比较多,因此我们在做精装修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是觉得它比我们做个性化的1+1服务的装修要来得简单得多,一方面我们对客户需求比较了解,实现得比较多;另一方面精装修的模式比较简单,所以家装公司可能做起来比较驾轻就熟。相比之下,工程公司原来做的往往不是个人建筑消费品,他们往往做的是公共建筑比较多,这种在验收的时候比较粗糙,还有一些潜规则,往往搞定监理或者搞定验收人所有都可以通过了。但是家庭装潢不一样,家庭装潢会涉及到每家每户,老百姓往往是钱出得少,而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往往说老百姓的验收都是按照五星的标准甚至高于五星的标准验收,工程的那种理念和模式肯定是不行的。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在全国,在各大城市,包括北京和上海,为什么精装修会成为媒体投诉的焦点,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做这些房子的人都是外行在做,他们对家装不了解,家装公司没有介入进去。家装公司现在没有介入进去的原因可能有几点,但其中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资金的垫资上,家装公司一般不太愿意。但是做精装修他们是做工程的模式,一般要家装公司先垫钱,家装公司一般不太愿意进入这种模式。
上海荣欣家庭装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国宏
【记者】:如果精装修时代到来的话,您觉得能为家装企业的发展提供哪些机遇?
【陈国宏】:我是这么认为的,精装修时代的到来的优点是集约化的装修、规模化的装修比较成型,对提高整个市场的集中度来讲,相对来说是比较好的,所以如果说精装修适当的推广,家装公司适当参与的话,对提高家装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和经营规模会有一点帮助的,同时在精装修的过程当中,对整合材料的优势、整合人员组织化的优势,我认为都可能会带来一点帮助。但是家装公司还是不可能完全的把精装和个性化的家装分离,因为事实上房子的装修一般只有五年到八年,但是房屋的建筑寿命在80年到100年,所以两次的装修永远是存在的,即使你是精装修的房,在五年到八年以后还是要再装修,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精装修永远替代不了个性化的装修,也消灭不了个性化装修。我们中国人的文化习惯是,新婚的人,尽管是老的房子,但一般大家还是喜欢重新装修一下,所有的家具、所有的电器都要买新的,也就是我们说的那种刚性的需求,这种刚性的需求从装潢的角度来讲也是一定的。比如今年有10万对的新婚夫妇,这10万对的婚房肯定要重新装修、重新涂刷、重新进行改造,中国人讲究一个新意,新婚,不可能用老家具、老东西。所以精装修是替代不了个性化装修的,这两种方式可能是相互发展,或者说是共同发展。
【记者】:还有人认为,家装行业应该真正做到“三分装修,七分配饰”,您认为呢?
【陈国宏】:其实这种讲法也不完整,真正在国外或者是未来的装饰行业,它应该不仅仅是装修,也不仅仅是配饰,还应该包括家具的制作。也就是说真正的装饰,应该是包括装修、家具和装饰,因为家具也是整个装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选择家具,如何搭配家具,选好家具以后又如何选择装饰,所以总之来讲,三者之间应该是相辅相成,总体上灵魂是一致的,彼此之间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服务。过度的装修现在我们反对,但过度的装修并不是它不好,因为我们觉得装修不应该是完全搞得所有的东西都千篇一律,都是以多装修就以为是好,其实风格是不同的,比如你做欧式风格,做古典、经典的风格,就必须做复杂一点,但是做现代的、时尚的、简约的风格,就没有必要做得很复杂。从这个角度来讲,简单和复杂本来是一个概念,还得根据装修的风格来定。但总体来讲,整个装饰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现在我们觉得不仅是要考虑装修,还要考虑家具的协调,还要考虑配饰,应该考虑的是一个整体,这样才是比较完善的。
【记者】:中国装修产业的产业终局究竟是怎样的?
【陈国宏】:我前面提到了,中国的精装修替代不了个性化的装修,因为二次装修是永远存在的,所以首先在业态上我们认为精装修可能会有一部分的市场,但是二次装修还是会有。第二个,和任何服务行业一样,5%的品牌会占领80%的市场,装修我估计也逃脱不了这样的一个命运,随着市场竞争、随着整个市场的整合,通过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后,最终大部分的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少量的名牌企业最终会生存下来。因此,今后可能是5%的企业会占领80%的家装市场,我认为这是未来家装企业的发展趋势,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地方性的品牌甚至全国性的品牌,他们将会占有整个装修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记者】:您对当前上海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态势作何评价?
【陈国宏】:其实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不同的特点,每个城市当地的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太一样,上海人总体来讲生活比较细腻,特别是家庭主妇对生活的品质要求比较高,也比较讲究细节,因此在这样一种大背景文化下,也显示出了上海家庭装饰装潢的特点。和北方公司相比,上海的装修施工质量比较细腻,总体来说管理比较严格,要不然就根本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不了。和广东比,我觉得上海的装修就更加国际化一点,广州的整体感觉是民族化程度、地域化特征比较明显。上海的装潢形势最近和全国一样,因为整个宏观调控引起了房产的萎缩,作为房产的下游产业其实也一样会受到冲击,因此这次全国会议上大家都表示,从全国来讲,家装行业遇到了冬天,这几年来第一次遇到了冬天,这个冬天可能是由于房产带来的一个冬天。在目前的情况下,可能整个市场会有一个分化和整合的过程,我们预计有30%到50%的企业在今年内可能会被市场淘汰,我们也预计明年的房产销售形势会更加紧张一点,整个装潢市场也会更加紧张一点,所以明年可能还会有更多的装潢企业被淘汰出局。面对这样一种状况,其实并不就是一件坏事,它也会推动整个行业更加成熟,实际上就是优胜劣汰,要淘汰一部分自身能力、管理水平都比较差的企业,一些优秀的企业可能在这种市场大风大浪以后会做得更好,也会加速这个行业的整合,提高这个行业整个市场的集中度。
【记者】:最后,请您谈谈荣欣装潢的情况?
【陈国宏】:荣欣在上海、在全国应该说是比较有特色的一个企业,首先我们与众不同的是我们所有的工人都是由企业直接签约,而不是通过包工头,就是说转承包的那种方式,目前1300多个工人我们全部和他们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终身劳动合同,这在中央电视台、上海电视台都已经做了转播,因此我们所有的工人都参加我们的工会,所有的工人都有公司的劳动工作证;我们还实行吃住回公司,吃和住不在现场,既规范了现场的环境,也减轻了客户的电、水费的负担。第二个不同就是我们工业化的程度比较高,我们80%的产品都在工厂做,比如说木门、门框、线条、楼梯、铁艺、壁柜、橱柜、实木家具、板式家具、淋浴房、喷漆、管道,我们都在工厂做完,所以我们工业化的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可能也是最高的。第三,工厂化带来的又一个优势是什么呢?就是专业化的程度比较高,我们的施工都有期限,要在30天,一般的两房三房30天就能完工,比如地板铺设一天完工,吊顶一天完工,管道铺设一天完工,门窗安装一天完工,壁柜安装一天完工,橱柜安装一天完工,专业化的程度非常高。专业化带来的就是施工质量的稳定,专业的工具、专业的人员素质水平都得到了提高,这个实际上就是给老百姓减去了很多精力和体力的消耗,也减轻了老百姓很多这方面的负担。第四方面我们的优势,我们可能也是全国目前为止唯一的一家实行第三方监理的,装修公司都是自己装修自己监理,但是我们是请第三方进行监理,这样的话完全改变了自己装修自己监理的这样一种老百姓不信任不满意的状况。所以说第三方监理对于提高施工质量,对约束工人的管理,对维护消费者利益,应该说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第五个,我们还有一个特点,我们的经营规模都比较大,比如我们有八个经营面积平均在3000平方米以上的生活馆,个人不要为了选材,为了和公司联络,跑东跑西,我们所有的材料都可以在生活馆中一次选择完毕,同时我们的业务设计和工程都在生活馆,一下子都能解决。这样做不仅是方便了客户,同时也是提高了整个行业的门槛,其实对于未来进行市场整合,对于提高整个市场的品牌度和知名度,特别是形象度上,都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帮助。最后一个,我们在规范化上做得比较好,我们所有的工人都有规范化的手册,我们公司有四本手册,比如说木工、泥工、油漆工每个工种和管理人员都有自己的规范手册,我们的规范手册不仅规定了你的岗位职责,规定了你的工作流程,同时还规定了工艺,不仅规定你的工艺,同时我们还规定了规范,以及考核办法和奖惩办法,在规范化这一块我们做得比较好,现在我们的规范手册已在新华书店进行销售,我们把它贡献给整个行业,可能对于提高整个行业的规范也会有很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