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伴随着一首《鸿雁》歌声,7月12日早7点,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和百德木门组织的“浑善达克绿化志愿者联盟(走进崇高先遣团)”第73批的28名志愿者启程,“飞往”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馒头营乡,开始了48个小时的绿化植树活动。
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石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所长叶克林,北京市政协委员廖理纯,中国林产工业协会高中海,中国伟士佳合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百德木门董事长马洪伟,绿色时报产业版主编康永军,嘉宝门窗(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国星,北京海墅展览策划有限公司项目总监钱照坤等嘉宾共同参与了本次公益植树活动。新华社,中国绿色时报,中国门业专刊,中国木门网,家博汇家居网等媒体单位的编辑记者也一同随行体验。历时三个半小时的车程后,第73批志愿者抵达了目的地。
一个环保主义者的信念
浑善达克绿化志愿者植树活动是由廖理纯博士最先发起的。他曾先后多次奔赴祖国各大沙漠、沙地进行实地考察。浑善达克沙地是我国十大沙漠沙地之一,位于内蒙古中部锡林郭勒草原南端,距北京直线距离180千米,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源。据研究资料显示,浑善达克沙地是近年来困扰北京的沙尘的主要源头之一。对北京、天津、河北,甚至山东人来说,感受浑善达克沙地的危害是空气中弥漫的沙尘,而对于住在沙地的人们来说,浑善达克给当地人带来的远远不只是窒息的空气,更多的还有那风沙掩埋家园的无奈。
到内蒙古浑善达克大沙漠植树主要是为了固沙,以挡住侵袭北京的沙尘暴。每个周末,廖理纯都会带领一批志愿绿化队来到绿化基地,风雨无阻。“浑善达克绿化志愿者”主要活动安排是,每周五下午从北京出发,周六全天、周日上午在戈壁滩大干一场,周日下午返京,完全是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廖理纯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还是保障者,他心甘情愿地奉献于沙漠绿地,每次行动,都由他提供车辆、食宿等物资保障。所有参与植树和基地建设的志愿者不需要花一分钱,他自掏腰包来组织志愿者们到浑善达克沙地植树。
让廖理纯决定拿出1000万元在三年时间内打造绿化基地的起源是受到日本绿化志愿者在中国志愿植树的刺激。廖理纯说,他是在2004年开始参与中国社科院和日本伦理研究所共同组织的绿化活动的。从1980年开始,日本第一位来中国治理沙漠的专家远山正瑛,号召近万名日本志愿者来到中国植树,至今这个项目坚持30多年,让原本荒漠化的恩格贝重披绿装,并发展为国际志愿者沙漠绿化基地。远山正瑛生前也是多次受到主席的接见,他在97岁的时候离开了人世,尽管他走了,但日本的绿化队仍然一批一批地从日本来到恩格贝。
用廖理纯的话来说,在谈到恩格贝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复杂的。他认为,中国急需唤醒我们的志愿精神,日本人可以做到的事情,我们中国人应该做得比他们更好才是。6年之后,他终于也走上了公益绿化之路。在朋友们的鼓励之下,他决定把北京的正北方的浑善达克沙地建立为我们国人自己的环保绿化基地。尤其要让更多的高校学生参与进来,希望通过实践培养我们中国大学生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一丝不苟的专业品质和团队协作的合作意识。
据介绍,迄今为止,已有几千名志愿者参与了“崇高的践行活动”,在浑善达克绿化基地,以营养杯的方式共种植樟子松43万棵、赤峰杨育苗107000棵。目前第一基地已经基本完成苗木储备任务,50多万株苗木以4m×4m间距种植,可以覆盖2万亩绿化面积。第一基地还完全解决了水源问题,已经建成近千片苗圃基地。河北省张北县馒头营乡是浑善达克的第二苗木基地,一期5000亩的绿化计划中,2013年准备培育樟子松营养杯50万棵,建立3米×8米苗池1200片。以2米×2米的间距,每亩110棵计算,3年左右将覆盖整个5000亩的绿化基地。
一个品牌的公益情怀--百德木门捐赠10000棵树苗
公益,作为道德文明的至尚追求,在精神文明的创建和引领崇高追求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德国社会大师马克思•韦伯的《新教论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阐述了发达的市场经济与清教有关。正是清教的某种“节俭而禁欲”,视赚钱为弘扬上帝的光芒的精神,使得小打小闹的商业活动,上升为企业家精神,从而实现了西方国家经济的“突破”。
从西方的集市贸易到市场经济,是组织凝聚人心的文化以及可贵精神的历练。近年来,包括国内外微软、三星、联想等著名大公司的公益组织异常活跃,他们将企业经营与公益和社会问题紧密联系起来,履行了一个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中国木门行业公益的践行者--百德木门的公益行为,或在与上述公司相比,还仅是一张童颜,但又因为年轻,更显得如此的充满活力。
“浑善达克绿化志愿者联盟”第73批走进崇高先遣团的志愿者们抵达浑善达克第二基地后,第一站首先在张北县馒头营乡政府举行了“植树情况介绍说明会”,“浑善达克绿化志愿者联盟”的发起人、北京市政协委员廖理纯博士介绍了活动的历程和意义,以及目前进展的情况。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说明会上,还举行了“百德木门向浑善达克捐赠10000棵树苗的仪式”。百德创始人马洪伟认为,作为典型的消耗资源的木业加工业,更应多考虑生态的补偿机制,所以在百德的公益规划中,将竭力投身植树公益,意在浑善达克辟出“中国木门业运营商公益林”。一方面用“公益林”来做出木门生产和制造过程的“碳补偿”;另一方面建成全国木门业运营商和百德客户人生修为、生态课堂、伦理商业的大舞台,百德愿与运营商和百德客户们一起放飞人生理想,珍存闪亮的人生记忆,和他们在与木门业的合作中寻求共赢,寻求平等、协作、共存,全面构建木门业的“和谐价值链”。
百德董事长马洪伟说,人生有3件事必须抓紧做,孝敬父母、感恩回报、投身公益。社会是水,个人是鱼,懂得感恩,回馈社会。百德蓄势“生态百德”、“功能木门专家”、“工程与渠道并举”的三大战略。作为典型的木门制造业,百德深刻领悟“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主张木门业的“生态”理念,强化木门业制造、使用过程尽量减少有限资源的使用,关爱劳动者作业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供给社会和消费者环保健康的产品。在场的领导嘉宾对浑善达克沙地治理的公益项目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和赞扬,并对百德的公益行为给予了肯定和鼓励。
劳动最光荣
草原上的我们并肩作战
此次,由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和百德木门组织的“浑善达克绿化志愿者联盟(走进崇高先遣团)”第73批28名志愿者赴绿化基地进行为期两天的植树活动。小编作为志愿者的一员有幸体验了这次难以忘怀的植树过程。一路欢歌、一路笑语,“我和草原有个约会”、“歌唱祖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等振奋人心的歌曲不时在车中响起、在田间唱起、在饭前举杯祝酒时伴起……军事化的管理流程,把所有志愿者们都变成同一个团中的亲密无间的战友。
第二站,说明会后志愿者们来到了张北县馒头营乡绿化基地进行真正的植树劳动。在两天的时间里,志愿者们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将包裹樟子松苗的小杯换成大杯、苗圃挖掘、摆放、填埋等,以及樟子松苗的栽种工作。基地购买的樟子松树苗只有20多厘米高,都还非常脆弱,因此需要将包裹它们的小营养杯换成大的杯桶,集中埋放在一个3米×8米的苗池内,便于浇灌和管理。待到2、3年之后,再将之移栽于贫瘠的沙地之中,这样更有利于生长。
就这样,“崇高的环保践行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了。全部人员分为4组,每组6人负责400余棵树苗的栽种。因为处于河北海拔最高的地方,紫外线格外“伤人”,为防止晒伤大家只能穿着长衣长裤,戴好草帽、围巾全副武装,可这样一来,不一会大家就大汗淋漓了。看似简单的育苗工作,真正做起来却是个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栽种的深浅是否合理、树苗摆放的是否笔直、填土的多少是否适中都是能保证树苗成活的关键因素。所以每组人员都很卖力而认真的栽种,尤其是石峰秘书长、叶克林所长等领导更是身先士卒,干劲十足,有了领导的带头作用,大家的士气自然高了。四队之间相互进行比赛PK,看哪个队能干的又快又好,都努力争取冠军宝座。
第三站,张北县。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志愿者们启程赶往张北县用餐及住宿。在晚宴上,每个队分别上台敬酒,用一句话来总结一天的劳动感悟。当天,4队(百德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其他队也都完成指定数量的一半。每名志愿者都畅所欲言,谈劳动的意义、团结的力量、协作的精神等等,有感动、有震撼、更有奇迹。
第四站,13日早8点,队伍再次来到绿化基地,完成昨天剩下的工作以及种植纪念树。约上午11时,每个队都圆满的完成了任务,4队“百德队”成功夺取第一,我们第73批志愿者共完成1600棵樟子松树苗的栽种任务,每个人脸上都闪现出骄傲自豪的神情。
最后,每名志愿者都在浑善达克栽种了属于自己的“纪念树”,当看到埋有自己名字的小树充满生机的成长,瞬时两天来的所有辛苦都是那么的值得。小编作为门业专刊的代表很荣幸地成为这支“崇高的环保践行队”的一员,说实话这真的是从小到大干活最多的两天,虽然很累很累,但却是痛并快乐着的。在这30多个小时里,我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去了解环保,践行环保,并与我们的“战友”并肩作战,相亲相爱。
带着诸多不舍、带着一份牵挂,第73批志愿者离开了绿化基地,启程回京;收获了感动、收获了信念,志愿者们感触颇深、开怀畅谈。纷纷表述感谢百德木门和廖理纯博士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大家能为绿化祖国贡献微薄之力,尽一个公民的责任。大巴车安全“着陆”到北京德胜门已是13日晚上的7点,“送战友”的歌声再次响起,志愿者们一一道别,分赴北京各方。
大家相信,这次活动所焕发的崇高精神,将在每个人的心里扎根,并且会辐射开来,将崇高的种子传播到更多的地方,更多人的心中。绿化植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会将这项公益活动介绍给身边的朋友,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在浑善达克沙地种下一棵小松树,种下一份牵挂和期盼;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方,无论拥有哪国国籍,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并以身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志愿者感受:
石峰(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秘书长):
此次活动非常有意义。首先,我非常荣幸的能够成为这次浑善达克绿化治沙的志愿者,为祖国的绿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其次,木材既要经营又要利用,我们不能光利用不生产经营,特别是做木材企业的更应该多植树,北京的雾霾天“撵不走”就是因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造成的,而吸收二氧化碳最主要的就是树木,正所谓二木成“林”,三木成“森”,多植一棵树,我们自己就少吸收点雾霾,树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最后,让我们为百德木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拳拳爱心鼓掌,感谢百德的精心谋划与组织,木门业要誓举生态大旗,引领制造业的生态战略,我个人会尽最大努力积极推动百德倡导的行业“生态制造”活动,也希望更多的企业都能参与到植树育林的行列中来。
叶克林(中国林科院木材研究所所长):
首先在这非常感谢百德木门马洪伟董事长的邀请,让我能为我们的祖国绿化做出一份贡献。木材本身便是低碳产品,并起到固碳、储碳的效果,在生态文明方面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是,木材也需要合理利用,做到不断循环,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我一直对节约资源、减少加工能耗、降低环境污染的学术研究和百德生态木门的战略十分看重。希望百德倡导的行业生态取得良好的成果。
陈伟(中国伟士佳合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
感谢马董事长的邀请来参加这次浑善达克绿化治沙的志愿者活动,我是一个非常注重公益活动的人,我做过很多公益活动,植树是一直想做却没有适当的机会做的,恰好这次接到马董邀请,真的是非常高兴。在这我想跟大家分享个故事,前不久,我在家陪女儿看士兵突击,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我也一直都在思索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应该叫“钢7连”,我们也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不管是在做人还是说我们这次的植树,在来这之前,我也在为另一个公益活动做准备工作,前几年我和我的朋友组织了一个基金会,专门是针对青少年的,比如今年我们在7月底在青海举行的“青少年环青海湖骑行一周”活动,整个活动所有的资金全权由我们基金会负责,当然这是一场“体力活”,要求我们的参赛队员要有足够的体力,要有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走出家门,锻炼艰苦耐劳的精神。我会一直坚持做公益,在此,我也呼吁更多的人都能为公益献上自己的绵薄之力。
马洪伟(百德木门董事长):
百德木门一年之前就与浑善达克绿化治沙组织联系,我们一直有个心愿要参与到组织中来,如今这个心愿终于成形,我们这次活动的初衷还是跟生态以及绿化治沙、造林等生态理念相关的,这与百德木门的中心主题也是相辅相成的。百德蓄势“生态百德”、“功能木门专家”、“工程与渠道并举”的三大战略。这次植树,我是带着全家人及百德的员工来的,不仅是让他们了解到植树的辛苦,更重要的是要懂得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我是做门的,木材对我来说是重中之重,没有木材、没有材料、没有资源,有再好的技术、设备都是纸上谈兵,我们来植树,其实就是为了我们自己,不仅是为我们共同的空气,也是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我希望今后会有更多这样的机会再来植树育林,明年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