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广东、浙江家居产业基地日渐成形,四川家居企业独辟蹊径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渠道铺开后,部分企业家逐渐满足于渠道下沉以及低成本带来的效益,四川家居行业发展也由此进入了漫长的疲软期。但伴随时代的发展,固有的优势正在逐步失去,四川家居行业不得不做出改变。12月19日,由掌上明珠董事长王建斌牵头,四川家居圈的“半壁江山”煮酒谈饭局经济学,畅聊四川家居的转型与创新。
建材家居行业集体遇冷,四川家居不好过
12月19日零时起,成都正式启动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打响了新一轮的“抗霾”战。这样的天气,似乎与四川家居行业所面临的境遇有些相似。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下,建材家居行业集体遇冷,四川家居企业亦不能独善其身。消费升级趋势之下,消费者从价格敏感转向注重消费附加值,更注重购物的愉悦感与体验感。因此四川家居企业的价格优势就不再突出。
这两年最火的定制行业,广东很多企业已经站上定制风口,而四川家居企业才开始在摸索中前行,起步似乎有点晚了。越来越多的广东、江浙企业研发高性价比的产品,与四川家居企业在三四级渠道上较量,竞争愈发激烈。……总之,犹如成都的雾霾天让人不好过一样,来自大环境与自身的挑战也让四川的家居企业不好过。
几年前,掌上明珠就建成了工业化水准很高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后端的生产水平以及产品质量均有很好的保障。但在前端,如何“讨好”消费者,掌上明珠董事长王建斌认为这是“最难的事情”。“社会在发展变化,我们的能力、观念能否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能不能踩准那个点很关键,因为超前不行,推迟也不行,难度蛮大。”
吴志雄(左)、王建斌(中)、岳振锁(右)
升达,这家以木地板起家的建材企业,在最开始的时候一直坚持做大做强。2008年上市之后,迅速收购能源企业,同时延伸家居业务,进入衣柜、木门版块,颇有一番“大家居”的气势。如今,盘子在变大,但盈利情况不如当初所想。升达家居事业部总裁岳振锁在饭局上透露,目前升达的建材业务也在亏损边缘。
四川家居人开始谋变,“变脸”做强再做大
四川家居创一代们原本想着踏踏实实维持原状,无奈环境改变,四川家居人开始谋变。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掌上明珠提出了生活方式主张,从行业品牌转变为消费者品牌。不过从目前来看,这场转变并不容易。王建斌在饭局上透露,“在终端提倡生活方式,百分之六七十的门店都很难在短时间内转过来”。
“2016年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个思维转变,一定要先做强,再做大。”这是升达的转变,尝试从消费升级的角度对产品进行升级,同时强化互联网手段。帝王洁具则希望在资本的助力下实现新的战略升级。上市五个月,帝王洁具即和欧神诺达成了100%的收购协议。帝王洁具总经理吴志雄对这一话题仍然保持谨慎态度,不过帝王洁具做大做强目标似乎可期。
帝标家居董事长郑红鑫认为变化是自然的,关键在于能否跟上这种变化。从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到明星战略的调整,现在的帝标安心做沙发。“至少我们还活着,要继续健康的活着,企业要做的就是大量的优化提升”。饭局上的郑红鑫抛出了他的肺腑之言。
川派定制家居代表帝安姆董事长刘奇坦言,企业在定制路上的探索时间几乎与索菲亚等定制企业一样,但帝安姆的体量还不大。因为沿海的大品牌全部入川,竞争日益加大。明年将以西南为重点,做强本土区域,再做大向全国区域招商。
近几年,门窗进入一个红利增长期。千川木门副总经理林子川在饭局上透露,现在千川木门的实木整装体验馆已经有了100家。“现在的年轻人一大特色叫懒,整装是一个复杂的事情,需要比价。我把它卖标准化产品一样,做成项目服务,实行项目报价,把竞争变简单。”
随着消费升级,专注高端定制的飞宇门窗获得了更多机会。飞宇门窗总经理陈刚在饭局上说道。“今年虽然销量没有多大增长,但幸福感增强,我们专注做好产品,未来市场空间还有很大”。
12月19日在成都举办的年度思维饭局上,这些领袖精英还有更多关于四川家居行业“抗霾”(转型升级)的精彩观点,整理如下:
四川省家具进出口商会秘书长荣煜伟:四川家具人有严格的责任感和超强的付出精神,我们基因决定了为大多数老百姓提供优质的产品,深耕国内市场是我们的传统优势。在商会的推动下,整体四川家具的品质在提高,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川企走出去,到国际舞台竞争。
掌上明珠董事长王建斌:制造技术已有成熟的体系采用,所有的品牌价值都是在理解和抓住把握服务消费者的能力,最难做的是与消费者的沟通。我们的能力、观念能否跟上这个时代的步伐,会否被自己固有的思维限制,能否准确把握转型的方向,都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帝标家居董事长郑红鑫:一切在变化,这是自然的,只是说你是否真正感受它在变。在大环境不好,特别家居行业也是松懈的状态下,我觉得每个人还是需要反省,也没有什么好抱怨。实际上很多人就是想的太多,最后把握不住。至少我们还活着,企业是健康的,回到初心,按照你的想法继续前行。
帝王洁具总经理吴志雄:我们要克服一种一味追求大规模的思想,企业的发展是做大更要做强,确保企业健康成长。我们最早可能是骑自行车,然后开小车,现在我们开到了高速公路上去,这个时候你的战略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搞清楚你是谁,第二你要到哪儿去,第三如何去。战略是可调整的,并非一成不变。帝王收购欧神诺正是战略的一步。
升达家居事业部总经理岳振锁:升达最早是从地板做起,后来因为想规模更大一些,又做了衣柜、木门。在08年上市以后,这种步伐就比较快。但实际上建材这块相对业务很薄,在亏损边缘。中纤板处在毛利倒挂的边界,基本上不亏本,这是它的一个表现,但是本质还是在产能过剩,供大于求,市场经济。2016年我们首先进行了一个思维转变,一定要先做强,再做大。你再守着传统的店铺,再守着传统的产品,会越做越艰难。我们接入了互联网手段,同时针对消费升级带来的需求升级,强化环保因素,调整产品结构。
飞宇门窗总经理陈刚:我们做的时间比较长,从1990年做到现在,已经有27年了,那时候我父亲也是干这行的。我认为现在还有很多客户没有服务好,市场空间还有很大,今年我们专注产品,虽然销量没有多大增长,但幸福感增强。
双虎家私董事尹磊:今年顾客在线上给我的留言,有两句话让我特别感动。第一句话是十年前我的家人用了双虎,十年后选择了双虎,第二句话是这个款式跟宜家一样,但是价格比宜家便宜。
巴克庄园董事长周佑龙:我原来是做材料生意的,不知不觉转到家具上面来了,特别我做实木家具的,它需要管技术、功能、工匠,无论怎么变化,首先必须自身去适应环境做出转变,包括思维、观念的转变。我们做实木家具4、5年时间,比我原来做贸易幸福多了。既然做家具,就要静下心把它做好,做健康企业,放好自己的心态。
千川木门副总经理林子川:我总结品牌的根一个是时尚,一个便捷,另外一个就是服务,其实就是三点。天猫为什么做的好,我们在上面赔了很多钱,但是我们学到很多经验,它之所以能够带领很多年轻人消费,因为它就是时尚的代言词。年轻人一大特色叫懒,他们特性在家里面很容易消费,整装是一个复杂的事情,需要比价。我把它卖标准化产品一样,做成项目服务,实行项目报价,把竞争变简单。所以明年开年会第一口号服务营销,自然生活!
帝安姆定制家居董事长刘奇:从目前整个定制行业来看,其实形式很不乐观,因为沿海的大品牌全部入川,欧派好多年前过来了,很多品牌都过来了。我们感觉有压力。但同时我们也感觉定制家具未来非常大,经过多年的摸索,我们信息化建设已经完成,明年将以西南为重点,面向全国更广的区域招商。
卡乐芙CEO罗翀:作为年轻人在四川土地上创业做家具,还是做三四线城市跟老一辈干,是干不过的,反而在一线城市是不是还有机会可以把握得住。因为我们本身是年青人,知道8090的需求在哪里。要明白我们提供的是解决方案,而不是卖东西。加差价卖给消费者,做这种是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一定有比你整合能力更强,更专业的公司。我们做自己的生态链,这一点很明确,研发在自己手上,所以我更强调说你有没有资源整合研发的能力才有可能在市场上立足。
(来源:网易家居)